二零零五年九月二十日
下稿由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卫生署长者健康服务发放。
二零零五年九月廿一日为「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有鉴于此,赛马会耆智园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卫生署长者健康服务就「公众对痴呆症的认识和态度」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目的为:(1)探讨本港公众对痴呆症的认识和态度;及(2)了解公众接触痴呆症患者的个人经验。调查结果将有助推行公众教育活动,促进公众对痴呆症的了解,以及协助有关部门及机构就痴呆症的问题订立相应措施。是项调查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进行,共以电话成功访问了1002位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港人。访问内容包括受访者对痴呆症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们接触痴呆症患者的经验。
受访者接触痴呆症患者的经验
约一成半受访者表示他们有近亲患上痴呆症,超过八成有近亲患上痴呆症的受访者表示痴呆症对他们个人及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
受访者对痴呆症的态度及认识
调查发现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假若他们的近亲患上痴呆症,他们不会介意让别人知道。
虽然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他们知道甚么是痴呆症,调查发现大部份受访者对痴呆症及其征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超过九成受访者能成功指出「经常迷路」为痴呆症的早期征状,衹有六至七成受访者能成功指出其他痴呆症的早期征状(包括「忘记早餐吃过甚么,却清楚记得廿年前的事」,「忘记简单词语」,「钱银找续出现困难」)为痴呆症的早期征状。另一方面亦有受访者误认较后期的征状为痴呆症的早期征状,如「随处大小便」(五成)。约六成受访者认为出现「忘记早餐吃过什么,却清楚记得廿年前的事」、」忘记简单词语」及「钱银找续出现困难」等痴呆症早期征状,不需要求诊;约一成半在出现「经常迷路」的情况,仍不认为有需要求诊。部份受访者对预防痴呆症的方法仍未有充分认识,只有部份受访者能成功指出「多做运动」(八成),「多做义工」(七成半),「打麻雀」(七成)及「注意饮食、多吃蔬果、少肥腻」(六成)对预防痴呆症有正面帮助。有少数受访者则认为吃营养补充剂有预防痴呆症的作用(三成)。而受访者中,有痴呆症家人受访者及没有痴呆症家人受访者的答案大致上并无显着差别,显示前者对痴呆症并不一定有更佳的认识。
建议
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我们观察到受访者表示如有亲友患上痴呆症,不会介意让别人知道实况。但是,现时公众对痴呆症仍存有不少误解,我们建议鼓励公众在怀疑亲人患上痴呆症时尽早寻求协助,以便有关服务在痴呆症初期及早向患者提供适当医疗及心理辅导,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援。政府及非政府机构、专业团体及人士应加强跨界别合作,多举办公众教育活动以推广健康生活模式,以提高大家对痴呆症患者的正面态度,与及对痴呆症的正确认识(包括如何预防痴呆症,及遇到怀疑患上痴呆症应如何参寻求协助等)。应就痴呆症的议题多加研究及搜集有关调查结果,以便对香港老年痴呆症的问题有更深入及全面的了解。所得的资料亦将有助推行公众教育活动,以及协助有关部门及机构对痴呆症问题订立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