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新聞公報

甲型流行性感冒H9N2幼兒護理工作人員及學校教師資料及指引

一九九九年四月九日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病徵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及喉嚨痛、病情一般持續數天至一周不等。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分為甲、乙及丙類,以甲類較為普遍。在香港,最常見的是甲類H1N1型和H3N2型,在每年的二/三月及七月病例最多。

禽流感H9N2

會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現時所知有H5N1及H9N2兩種。甲類H9N2流感病毒已於禽鳥身上發現多年。這是在本港首次發現兩名分別一歲及四歲女童感染甲類H9N2流感。她們的病徵包括突然發高燒(39-40 o C),嘔吐,喉嚨痛及頭痛。兩人並沒有染上併發症,她們亦完全康復。衛生署現正與本地及海外專家合力研究其傳播途徑及評估此類流感對公眾健康帶來的影響。


預防

要預防流行性感冒,最好是增強自己的抵抗力,要有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開朗和切勿吸煙。如有不適,最好避免前往擠迫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活的家禽可以將受感染的機會減至最低;而在處理活的家禽後應馬上用肥皂及清水清洗雙手。兒童亦不宜接觸雀鳥、小雞等。

治療

金剛胺(Amantadine)能抑壓H9N2型流感病毒,但這種葯物對神經系統和腸胃有副作用,所以必須聽從醫生的指示,並小心使用。

而一般流行性感冒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多休息和多飲水。同時,可利用退燒葯、止咳水等以減輕病狀。病人應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兒童忌用含有阿士匹靈(ASPIRIN)成份的葯物,以避免產生雷爾氏綜合徵(Reye's Syndrome)。倘若患者本身體弱多病或病情變得嚴重,例如高燒不退,氣促等,就要及早求診,切勿隨意轉換醫生,以免耽誤診斷及醫治。

幼兒護理工作人員及學校教師指引
(1)幼兒護理工作人員及學校教師在照顧兒童的時候,應關注兒童的健康及確保兒童遵守個人衛生習慣。患有流感的兒童應及時求診和留在家中休息。衛生署分區辦事處可就流感方面提供進一步的資料及協助。各區衛生署分區辦事處的地址及電話如下:

香港區
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
胡忠大廈30字樓
電話:2961 8729

九龍區
九龍亞皆老街147B號
醫管局大樓1樓
電話:2199 9100


新界東區
新界沙田車站圍1號
連城廣場5樓
電話:2684 5138

新界西區
新界荃灣
青山道115號1樓
電話:2413 8388內線24、25或40,或2411 6949

(2)要小心處理在學校或幼兒中心內所飼養的小動物,學校或幼兒中心亦應考慮選用適當的教材以取代這些動物。幼兒在觀察小動物時亦應保持適當距離,更不可觸摸牠們。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一頁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