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資料
知多一點點
為保障公眾健康,政府推行覆蓋全港的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為合資格人士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在計劃下,新冠疫苗接種會在不同處所進行,包括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及指定專科門診診所、指定私家診所、衞生署轄下指定診所、外展至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或其他合適地方。
本地數據及經驗顯示,接種新冠疫苗高度有效減低感染後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市民若仍未完成接種初始劑次疫苗,應盡快安排免費接種以保護自己。高風險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如已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新冠滿6個月,應盡快接種免費新冠疫苗額外加強劑。全城起動,快打疫苗!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本港,流感一般於一至三/四月和七、八月較為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要預防流感,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同時患上流感與2019冠狀病毒病的患者會有較大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和死亡,而接種流感疫苗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個案。為應對或將同時出現的新冠及流感季節,專家強烈建議屬於優先接種人士儘快同時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額外加強劑。請向家庭醫生查詢有關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詳情。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諾如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見成因,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人們可以從接觸被感染的人、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感染諾如病毒。在人多聚集的地方,如學校、安老院舍、酒店、遊戲設施場地及郵輪等,諾如病毒亦可引致急性腸胃炎爆發。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感染,而感染於冬天較為常見。
市民應採取一般預防腸胃炎的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此病毒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登革熱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例如在鄰近的多個東南亞國家,登革熱已成為一種風土病。登革熱病毒共有四種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又稱為登革出血熱)。登革熱的病徵包括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噁心、嘔吐、淋巴結腫脹以及出疹。有些人在感染登革熱病毒後,可以沒有明顯的病徵,有些人則只會有發熱等輕微病徵。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若感到身體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
齊來支持開心果月!水果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我們建議成人每日進食最少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兩份水果,以改善健康狀況及減少患上主要疾病的風險。究竟什麼是一份水果? |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傳統大節,除了欣賞龍舟賽事外,很多人亦會吃端午粽應節。然而,市面上傳統鹹肉粽的熱量和脂肪含量相當高,多吃可能會引致肥胖,影響健康。想應節之餘,又吃得健康?大家不妨參考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粽」要有「營」的飲食建議。 |
香港人口的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健康指標位居世界前列。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由一九七一年男性的67.8歲及女性的75.3歲,分別上升至二零二三年的82.5歲及88.1歲。 |
香港人口老化情況持續。二零二三年內,65歲及以上人士佔香港人口的21.8%(2003:11.8%,2013:14.2%)。老年撫養比率按每千名15至64歲人口計算有321人(2003:162,2013:190)。 |
二零二三年香港登記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粗死亡率*按每千人口有7.5 人。所有年齡組別按年齡劃分的死亡率*在過去二十年持續趨跌 。 二零二三年 , 因應人口老化經調整後的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按每千標準人口^有 2.8 人。 |
二零二三年香港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嬰兒死亡率*維持在低水平,按每千名登記活產嬰兒*計算有1.6 人。 |
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孕婦死亡比率*在過去二十年持續偏低 。二零二三年錄得一宗孕婦死亡*的登記,按每十萬名登記活產嬰兒*計算的孕婦死亡比率*為3.0。 |
二零二三年,非傳染病仍然是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死亡的主因,當中四大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腦血管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合共佔二零二三年總登記死亡人數*的50.6%。 |
* 數字是按指定期間根據香港法例第174章《生死登記條例》登記的出生及死亡人數而編製。 ^ 根據GP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31, EIP/GPE/EB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刊載的標準世界人口而編製 。 |